努力推进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是积极实施市委、市政府建设“数字乌海”战略,全方位为社会民众提供高效、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的需要,也是积极落实国家审计署“金审工程”建设部署,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信息化、政务公开信息化和财务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更是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审计机关效能的题中之义。为此,乌海市审计局党组始终把“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从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软件硬件建设入手,着力推进机关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促进机关的规范化、高效能,有效推动了审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几年来,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在自治区审计厅、市委市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不懈地努力,走在了全区审计系统的前列,得到了市政府网络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的肯定。一、人技并重,“软硬”兼施,全面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 首先,领导重视,建立工作保障机制。2004年为加速推进我市审计信息化建设,局党组高度重视审计信息化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相继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审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乌海市审计局2004—2008年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规划确定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即大力推进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在审计实施中的作用,提高审计职业的信息技术含量,改进审计实施手段,增强审计监督能力。同时要求我局的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服从全区电子政务建设和自治区审计厅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要求,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杜绝重复建设,防止资金浪费,确保建设质量,同时做好建设与应用、开发与提高、计算机技术部门与审计业务部门的统筹协调,分步实施计划,扎扎实实地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其次,我们从科学调整人员结构上入手,加大培训力度。为每个科室都配备一名熟悉电脑操作的青年大学生,负责本科室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帮助老同志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包括计算机辅助审计内容的培训班,由富有经验的同志讲解计算机知识和解答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切实增强全局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同时要求新进的审计人员必须通过审计署举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考试。几年来,我局审计人员整体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目前全局90%以上的人员通过了审计署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专业培训、实务研究、技术攻关、经验交流等活动,使青年职工迅速成长为信息化建设和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业务骨干。第三,加大了硬件投入。几年来,我局大力压缩其他方面的经费开支,先后购置了2台服务器、11台台式计算机,又先后为全局审计人员每人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设置了计算机中心,负责全局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管理、软件应用指导及网络维护,为中心配置了整体式集线柜、不间断电源,铺设了木地板,空调、配备了联想高速宽幅激光打印机、基士得耶一体机、理光复印机,扫描仪、投影仪、数码相机、摄影机、DVD刻录机等设备,为我局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硬件保证。第四,搭建政务公开网络平台。1998年, 我局建立了20台计算机的小型局域网,并通过远程电话拨号方式接入到审计厅机关网络,实现了同审计厅、各盟市及所属三区审计机关的远程通信网络互传,为我局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定基础。2004年,按照市政府政务公开信息化网络建设目标,在市政府信息化网络办公室的指导下,我局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乌海市审计局网页建设,接入乌海市政府办公业务网,乌海审计网成为我局政务公开的一扇新窗口。今年,我局还将根据自治区审计厅“金审一期”工程要求,申请独立域名,建立门户网站,实现全区审计系统专网与外网并存,推进审计管理系统软件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在全区审计系统的应用进程。至此,已完全实现与审计厅专网、市政府办公网的接通,此项工作的开展,我局在全区审计系统内已步入前列,得到了审计厅的的认可。第五,完善制度狠抓管理。制度建设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本着谁使用谁负责,科室领导负总责原则,把责任落实到领导与科室。并随着计算机数量的不断增加,先后制定和修改了《计算机管理规定》、《计算机维护管理办法》、《计算机耗材管理办法》、《信息公开实施细则》、《OA系统网上培训操作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计算机软件应用、病毒防护、涉密计算机信息处理等一系列使用、管理、维护等方面做了硬性规定。计算机中心负责各科室计算机及配套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维护,建立设备档案,记载计算机硬件配置、运行情况和故障次数、原因、维修内容等,并对各科室的计算机及配套设备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二、努力创新,深化应用,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效能 1、注重学以致用,坚持“两个结合”。一是坚持“新老”结合,每个审计项目都配备一名计算机业务骨干,实行优势互补,解决审计实践中遇到问题。二是坚持“学创”结合,我们引进了《预算通》、《人事管理软件》、《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软件》、《EAS企业审计软件》等专项应用软件,在没有专用审计软件的情况下,各业务科尝试利用数据库技术及EXCEL数据分析功能,建立数据模型,构造查询语句,实现初步电算化分析,切实保证了电子化,信息化工具发挥作用,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2、推行电子审计,加快“两个转变”。一是由传统的人工审计模式向智能化审计模式转变。传统的审计模式耗时费力,而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通过软件的智能化查询,变人工分析为智能分析,根据审计需求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审计疑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审计。二是由手工处理向自动化处理转变。以往审计结束后,我们大都是人工编写审计日记、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和审计取证材料,程序冗长繁琐。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以后,使上述审计文书资料等基本可以自动生成,大大地简化了审计程序,提高了审计效率。 3、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升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审计署与自治区审计厅联合开发的《审计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鼎星档案管理系统》等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行政事务管理、审计业务管理三大功能,在经过试用初步完善之后,我局已推广使用,将成为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日常办公的主要工具。另外,我局积极购买和使用人力资源、档案、党务、财务、机关事务等管理软件,充分发挥其作用继续用好统计、提高审计办公的效率与质量。 审计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通过几年来的建设取得了一些好的成果,但同现代审计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培养专业人才,努力向审计工作的全面信息化迈进。 二○○八年五月三十日
上一条:
下一条: